殷漪:我听到了

余德耀美术馆(蟠龙天地)

活动时间:2025-04-27 至 2025-07-13

活动地址:上海市青浦区蟠鼎路123弄8号

2025年4月27日至7月13日,余德耀美术馆项目空间将举办上海艺术家殷漪的首次机构个展“我听到了”。此次展览将展出殷漪从前卫音乐家的身份转向当代艺术领域后创作的一系列声音艺术作品,包括声音、影像、装置、表演、听觉剧场等多种形式,集中呈现其近年来关于上海以及都市公共空间中的声音的听察与研究项目。

殷漪,《向西》影像静帧,2019年

声音影像装置,5频4K影像,8声道立体声

尺寸可变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殷漪,1978年出生于上海,二十岁时曾组建乐队,集中探索数字音乐,并活跃于诸多音乐创作领域。而立之年,殷漪第一次基于实地录音进行创作,由此开启声音艺术的实践与表达。他以艺术家、音乐家、策展人、高校教师等不同身份,围绕声音及其在社会结构中的功能展开持续观察与深入思考。

殷漪自诩为“城市声音拾荒者”,他从日常生活的偶然际遇中敏锐捕捉并捡拾有关声音的碎片。从街道、马路到地铁、公园,在记录不同的社会声音场景之后,他逐渐意识到公共空间内声音运行逻辑与机制的存在,以及都市声音与公共空间的文化和社会属性之间存在的联系。由此,他开启了一系列与“公共空间中的声音”有关的创作,并提出“听觉-声音”的身体行动和思维方式,引导观众通过声音感知世界。对殷漪而言,声音成为了知识的来源,聆听成为了认知的方法;这些理性而抽象的概念,以及对于“都市空间”这一词汇宽泛的指涉,都在此次展览的作品中被还原成具体的地方:上海。

殷漪,《20140901 - 20140930》,2014年

裸露式扬声器、玻璃密封罐、音频播放器、桌面功放、阿司匹林

尺寸可变

2014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现场,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如果把殷漪这一系列作品看作是基于研究的艺术创作,那么“上海”绝对不是他的工作田野。“上海”是他的出生地,他的文化背景,亦是他日常的活动空间。在以上海为创作地或语境的作品中,如《20140901 - 20140930》、《一次上海的旅程》、《向西》、《从____到新天地》、《上海》等,殷漪首先是一位上海市民。在一种深厚的人地关系和“恋地情结”的驱使下,他将自我意识投射至具体的实践与思考中。然而,他所做的并不是去代表群体性的自恋与抒情,而是在艺术中思考如何放置智性与情感,如何建构批判与情动。

本次个展选取了殷漪创作于2014年至2025年间的8件声音艺术作品,它们共享了“公共空间”、“都市意象”、“身体/姿态”、“微观政治”、“记忆”,这些由声音编织起来的话语,向观众呈现了“公共空间中的身体性”与“身体性中的公共意识”这一艺术家创作中的重要线索与局部特质。这种“公共性”因艺术家的主体意识被挖掘出来,又在具体的作品中试图超越艺术家的个体性,成为相通的经验与共识。

殷漪,《一次上海的旅程》影像静帧,2017/2025年

单频影像(高清、有声)

尺寸可变,时长73分钟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在殷漪持续近20年的声音艺术探索中,其大多数作品诞生的契机来自不同展览项目的邀约或委任创作,因与特定场域和语境的深度捆绑赋予作品强烈的在地性。伴随时间和场地的切换,此次展览也使作品具有了生长和延展的空间,并集中梳理了殷漪创作中的三个探索方向:一、对于实地录音如何超越记录技术局限和如何摆脱音乐聆听模式的思考,这也涉及到对“声音现成品”的创作概念与方法;二、对于“听觉与视觉”、“声音与图像”的竞争的思考,以持有“听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的观念来创作“声音驱动的图像”;三、声音艺术中的“听觉”转向。

展览标题源自殷漪创作于2023年的同名听觉剧场作品《我听到了》,此次也将在余德耀美术馆户外空间重新开演。通过指令性的文本,殷漪将物理空间、人文历史与个体感知结合,引导观众在美术馆周围的环境中自主完成听觉练习,形成动态的“聆听”。由此,“我听到了”并非只是结果和终点,而是一段聆听旅程的起点。

殷漪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1978年出生于上海,音乐家、艺术家,策展人,其创作领域涉及:声音艺术、音乐、装置、表演、影像。

1998年组建慢核乐队“死亡诗社”,任贝斯手兼主唱。2001年转向数字音乐创作。殷漪早期的音乐创作领域包括:现场音乐表演、现代舞、肢体剧场。委约其音乐作品的表演团体包括“组合嬲”(上海)、Rubato 舞团(柏林)、广东现代舞蹈团。近年来其音乐实践主要集中于现场个人电脑音乐,基于实地录音的声境创作以及音乐在社会结构中的功能性探索。

在声音艺术创作中,殷漪的作品富有哲思与诗意。他对于公共空间的观察与思考敏锐且深度,相关作品兼具前卫与批判精神。他提出“听觉 - 声音空间”这一概念,尝试建立一套围绕此概念的工作方法,与其他学科建立跨领域合作。2020年殷漪与阿科米星建筑事务所联合创建“向声葵听觉空间设计工作室”。

殷漪参加的重要展览包括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2022年)、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2018年)、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2016年)、中国声音艺术大展(2013年)。展示其作品的艺术机构包括纽约Harvest Work、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OCAT深圳馆、上海UCCA Edge、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国际舞蹈中心、成都美术馆、北京声音艺术博物馆、上海明当代美术馆(McaM)、上海当代艺术馆(MoCA)、维也纳Unsafe and Sound Festival、深圳坪山美术馆、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香港文化中心等。

从2011年开始,殷漪持续关注前卫音乐和声音艺术的艺术生态,策划了声音艺术展“共振峰”、实验音乐交流项目“声音传输”、实验音乐节“合声”等。2012年,他与舞蹈编导刘亚囡共同创建专注于前卫音乐与当代舞蹈的艺术空间BM Space。2013年,受邀为上海外滩美术馆策划年度项目“声闻-亚洲实验音乐呈现”。2015年,受邀为OCAT上海馆策划年度系列圆桌论谈“Agora-广场”。2023年,受邀为上海外滩美术馆策划“RAM Assembles”音乐单元“为TA作曲”。2024年,为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策划声音艺术文献展“听路:中国当代声音艺术实践”。2025年,受邀担任西岸美术馆“上海声音”文化研究员项目特邀策划人。

对于殷漪来说,艺术是自我治愈的良方,亦是思考与行动的试金石。

创意推荐
七彩糖果兔
¥ 20
彩虹糖果
¥ 20
洛基(Loki)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