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这样一种想法很感兴趣:一件作品在吸引你眼球之前,是几乎不可见的。当你被它吸引,它会变得异常明显,并与你完成这次相遇:在没有注意到它的情况下,你兴许与之擦肩而过。但只要留神于它,它便为你创造出一次体验。”
——安·维罗尼卡·詹森斯
《无题(蓝晶)》, 2015,开放式雕塑,聚酯纤维 © Dirk Pauwels,致谢 S.M.A.K.
《无题(蓝晶)》, 2015,开放式雕塑,聚酯纤维 © Dirk Pauwels,致谢 S.M.A.K.
著名比利时艺术家安·维罗尼卡·詹森斯(Ann Veronica Janssens)将于北京木木美术馆(798馆)呈现她首个在中国的美术馆个展“粉黄蓝”(pinkyellowblue), 展览由王宗孚(Victor Wang)策划。这是一场穿越动态色彩世界的冥想之旅,通过展出詹森斯的一系列光线及感官艺术作品,颜色与光线在此相会并拓宽感官维度、提升知觉锐度,邀请观众进入身临其境的曼陀罗。
《红与绿松石》,2005-2006,卤素灯,双色滤光镜,三脚架,尺寸可变,致谢艺术家与艺术家工作室
詹森斯的艺术创作同时与东方哲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涌现的欧普艺术、极简主义、光与空间等艺术运动产生共鸣,在色彩和光线交织中寻求华丽的和谐。就如这些曾经探索感官经验的艺术运动,詹森斯也将光与空间作为创作媒介,实现视错效果以及对感官知觉的操控。东亚哲学,尤其佛教文化亦可为理解詹森斯的艺术实践提供线索,譬如“相逐心生”,“五蕴皆空”,即肉眼可视的物质现象并无固定不变之自性。
《粉黄蓝》,2015,装置人造雾,人造光线,彩色滤片,尺寸可变,© Wellcome Trust
《粉黄蓝》,2015,装置人造雾,人造光线,彩色滤片,尺寸可变,© Wellcome Trust
《粉黄蓝》,2015,装置人造雾,人造光线,彩色滤片,尺寸可变,© Wellcome Trust
沉浸式色彩装置是本次展览的核心,如《粉黄蓝》(pinkyellowblue) (2015), 《无题(蓝晶)》(Untitled(Blue Glitter)) (2015) 等,它们也是艺术家标志性的创作,展现她在雕塑去物质化、超越实体与形式上作出的探索。《粉黄蓝》是一件利用光线和颜色激发观众深度感知经验的沉浸式装置,作品设于雾气缭绕的封闭空间,同时充斥着热烈而缤纷的彩色光线。当观众在装置中走动,不同的颜色随之带动、混合、转移,呈动态变化之势,带来一段精神与肉身穿梭于色彩异境的旅途。颜色自身亦拥有一个意义的世界,每种色调在不同传统文化中具有对应内涵。例如道教学说中黄色属“土”,象征稳定厚重,与地衔接。《无题(蓝晶)》是另一件十分空灵的作品,大量的闪光粉末在地面上营造出一片闪耀着蓝光的汪洋。当粉末被挥洒于展厅,在撞击空气的瞬间起舞与旋转,空间内便呈现出一个地面雕塑。与《粉黄蓝》一样,这件作品突出詹森斯对“材料之不稳定性”的探索,它侧重于探索感官经验,而非其外在形态。
《无题(白晶)》, 2016,开放式雕塑,聚酯纤维 © Peter Cox 致谢蒂尔堡德庞特美术馆
展览开幕正值夏至刚过,这将是一场超越已知领域的旅程,而色彩是此次超验之旅的主舞台。其中《红与绿松石》(Red and Turquoise) (2005),《天蓝》(Sky Blue) (2005) 等讨论美术馆与观众、与光线三者关系的作品也将囊括其中。詹森斯将接连呈现的光线展厅与美术馆建筑结构融为一体,试图将观众一并纳入其色彩光谱,作品带来的视觉和身体经验在这些独特的展厅中逐渐增强,其间充斥着柔软的珊瑚色或蔚蓝色光线,又营造温暖与静谧之境。
《幻视》,1997,黑白印刷,尺寸可变,致谢艺术家与艺术家工作室
我们邀请观众通过詹森斯的作品思考自身感知的局限性,并体验艺术家如何让人们对物和非物的理解变得深刻。艺术家通过对光和色彩的调动制造出感官体验,又适逢北京夏季气温变化,将给观者留下更持久的印象,并提出与作品更深层次的互动性、进一步思考人类感官认知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不要错过安·维罗尼卡·詹森斯的沉浸式作品,以及这场挑战和拓展既定观念的展览。
《擦洗颜色2》,2002,无声影像装置,尺寸可变,5分36秒,© Peter Cox 致谢蒂尔堡德庞特美术馆
《擦洗颜色2》,2002,无声影像装置,尺寸可变,5分36秒,© Peter Cox 致谢蒂尔堡德庞特美术馆
《IPE 650》,2009-2017,钢制横梁单侧抛光,20 x 650 x 10 cm,© Peter Cox 致谢蒂尔堡德庞特美术馆
安·维罗尼卡·詹森斯(Ann Veronica Janssens)1956年生于英国福克斯通。她曾就读于布鲁塞尔的坎布雷国立视觉艺术高等学院(L’École de la Cambre)。艺术家目前在布鲁塞尔生活和创作。
安·维罗尼卡·詹森斯的作品曾在巴黎橘园美术馆 (Musée de l'Orangerie)、南伦敦画廊 (South London Gallery)、蓬皮杜艺术中心梅斯分馆 (Centre Pompidou Metz)、美国纳榭雕塑中心 (Nasher Sculpture Center)、路 易 斯 安 那 现 代 美 术 馆 (Louisiana Museum of Modern Art)、瑞士伯尔尼美术馆 (Kunsthalle Bern)、柏林新国家美术馆 (Neue Nationalgalerie)、 荷兰德邦美术馆 (De Pont Museum) 等大型美术馆展出,并参与多个大型双年展,如圣彼得堡宣言双年展 (Manifesta)、悉尼双年展 (Biennale of Sydney)、伊斯坦堡双年展 (Istanbul Biennial) 及圣保罗双年展 (Sao Paulo Art Biennial),并于1999年代表比利时参加第 48 届威尼斯双年展 (Venice Biennale),其作品也被多个国际知名机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