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功能的迭代升级,美术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角色日益重要,公众对高品质文化服务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功能不仅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更是提升市民艺术素养的关键途径。 自2014年起,西安美术馆精心打造的艺术素质教育讲堂应运而生。十一年来,该讲堂不断创新教育形式,通过馆校合作、艺术大讲堂、艺术长廊展示、艺术沙龙研讨、艺术工作坊实践、美术馆之夜主题活动,以及特色艺术展览等多元化形式,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美育体系。这些活动以丰富的内容、新颖的形式,吸引了各大专院校师生、中小学群体、家长及艺术爱好者的广泛参与,收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西安美术馆艺术素质教育讲堂不仅成为市民提升艺术修养的重要平台,更在推动城市美育事业发展、助力文化繁荣方面发挥了积极而深远的作用。
本次“西安美术馆公共教育艺术素质教育讲堂2025教育季:中国古代名家山水珍品展”,将西安美术馆馆藏日本二玄社绝版高仿的中国历代花鸟名作集中展出,展品荟萃隋唐至明清等时期大师的经典画作,勾勒出中国花鸟画绵延千年的艺术脉络,将全方位呈现中国传统花鸟绘画的审美意识与艺术形态。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三大画科之一,中国花鸟画的表现对象远不止花与鸟,更涵盖花卉、蔬果、翎毛、草虫等丰富动植物题材。其创作并非单纯描摹自然,而是通过生动笔触构建人与自然的审美对话,既寄托文人的精神志趣与情感哲思,也折射出特定时代的社会风貌。技法上,花鸟画分为工笔与写意两大体系,前者以细腻精工见长,后者以奔放洒脱取胜,共同构建起多元艺术表达。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中国花鸟画始终立足“写生”根基,以“寓兴”“写意”为核心,将动植物特质与人文情感相联结,形成独具东方美学特色的艺术传统,持续满足着中国人的精神审美需求。
历经千年传承与演变,中国画在不断扬弃、整合中革新发展,从内容到形式、从内涵到外延持续丰富,形成如今多元共生的艺术格局。本次展览遴选的历代花鸟珍品极具代表性:宋徽宗赵佶的《腊梅山禽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与《竹禽图》(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以精妙的工笔技法展现宋代院体画的雅致神韵;清代郎世宁的《八骏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则融合中西绘画技法,彰显独特艺术风貌。这些经典之作串联起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脉络,生动呈现绘画技法的演进历程与文化意蕴的传承创新。
我们以展览为核心驱动公共教育发展,通过作品陈列、专业导览、现场临摹等多样化活动,不仅让大中小学生与艺术爱好者得以近距离观赏中国古代经典名作,更助力他们深入理解中国古典绘画艺术的深厚内涵与精妙技法,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千年丹青,薪火相传!让我们相聚于西安美术馆,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之约,在丹青墨韵间触摸千年文明脉搏,沉浸式领略中国古代经典绘画艺术的深邃智慧与永恒魅力。
西安美术馆公共教育部
2025年4月
唐 韩滉
《五牛图》 20.8×139.8cm
手卷,黄麻纸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五牛图》作品局部
五代 佚名
《丹枫呦鹿图》 118.5×64.6cm
立轴,绢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五代 黄筌
《写生珍禽图》 41.5×70cm
卷,绢本,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宋 马远
《雪滩双鹭图》 60×38cm
立轴,浅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李迪
《风雨归牧图》 120.4×102.5cm
立轴,绢本,淡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佚名
《子母鸡图》 41.9×33cm 立轴,纸本,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