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艺术中心荣幸地宣布将于2024年6月29至9月1日在北京空间举办“人间太极:朱铭”。本次展览是继2010年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朱铭人间系列雕塑展”暌违十四年后于北京举办的首次个人展览,呈现艺术家朱铭《人间系列-芭蕾》《太极系列》《太极系列-太极拱门》总计二十余件。
人间太极:朱铭
朱铭 (1938-2023) ,中国台湾现代主义艺术发展历程中的代表性艺术家。他的创作质朴淳厚、严谨平实、简练明快,坚持对多种材质媒介进行尝试与探索。在中西融合、传统与现代雕塑技法和风格的创作中开辟了一条独具东方美学神韵的现代雕塑之路,一种与自然浑然一体的精神境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台湾掀起乡土文化运动,作为践行者,朱铭以独到的视角,自觉地深入体察民间美术朴素自然的传统风貌,塑造刻画出雄强大气的雕塑作品,于1976年在台北历史博物馆举办生平首次个展。此后,发展出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太极精神的“太极系列”;以及塑造人物形象在日常生活中的状态,或站或坐,或跃动蓬勃的生机,或充满静穆的力量,展现出传神、生动而耐人寻味的“人间系列”。
太极系列 Taichi Series
51x51x60cm
铜 Copper
1998
太极系列 Taichi Series
51x51x60cm
铜 Copper
1998
太极系列 Taichi Series
左:34.8x30.6x39cm
右:51.4x32.4x40.8cm
铜 Copper
1995
太极系列 Taichi Series
左:34.8x30.6x39cm
右:51.4x32.4x40.8cm
铜 Copper1995
太极系列 Taichi Series
27.7x28.4x53.4cm
铜 Copper
1996
朱铭始终坚持多种材质媒介的尝试与探索,以大刀阔斧、拙而不滞的手法保持了雕凿之际的刀痕。“一件创新作品的基础在于艺术家和材料的深入对话。当朱铭用手撕开原木,用斧劈开,或用手弯曲,卷绕细钢板时,他正陷入一场英雄式的和其难以驯服的材料之间的对抗。” 朱铭雕塑表达的自然、松弛的精神观念与太极纯粹且自然的哲学思想相得益彰,成为构建朱铭“太极系列”创作体系的源动力。捕捉大形大块的动态,简洁干练的造型,重在刻划习练太极的精神气质,刚柔并济,气韵生动而富含动感。在《太极系列-太极拱门》的创作中,朱铭将太极双人推手的姿态进行概括提炼,转化为类似拱门的形状,形成“门内”“门外”两个空间,对抗或共生两种意态,在相互角逐中造就川流不息的力量循环。朱铭作品中大刀阔斧的雕像形影和铸铜、石材本身的厚重、大气、坚稳赋予雕塑浩瀚之气。
太极系列-太极拱门 Taichi Series-Taichi Arch
73.5x33x49cm
石 Stone
2008
“乡土系列”“太极系列”与“人间系列”是朱铭艺术生涯最重要的三个系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朱铭凭借“乡土系列”成名之后,便开始将创作焦点转向中国太极招式主题。通过“太极系列”朱铭逐步建立自身表达语汇与精神内蕴,成为其走向国际舞台的创作里程碑。之后则将视线投注到现实中的芸芸众生,创作“人间系列”,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真切感怀。《人间系列-芭蕾》呈现朱铭在不锈钢材质创作的新思考及新表现。作品保留部分保丽龙翻铸的质地,以白彩突出人物衣着,丰富了艺术语言的表现层次。媒材的冲突对比,在光线的反射下,使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刻画充满了力量与轻盈融合的气息。动静之间,将芭蕾舞者的仪态、姿势定格在一瞬间。朱铭透过多样的材质、富有趣味的形式,随兴自由且生动地刻划出动态的美感,并由此纪录、演绎着艺术家所见、所体会到之风华绝代缤纷形色的人间。
“人间太极:朱铭”集中呈现“人间系列”“太极系列”,朱铭的艺术创作在视觉感性与文化语境的感知上鞭辟入里,持续在艺术语言上探索与锤炼。朱铭雕塑中的精神之源、语言之本和文化之根,皆透溢出触及心灵的鲜活生命力。
人间系列-芭蕾 Living World Series-Ballet
155.6x82x137.4cm
不锈钢 Stainless steel
2016
人间系列-芭蕾 Living World Series-Ballet
155.6x82x137.4cm
不锈钢 Stainless steel
2016
人间系列-芭蕾 Living World Series-Ballet
46.2x27.7x82.9cm
不锈钢 Stainless steel
2013
一件创新作品的基础在于艺术家和材料的深入对话,好比诗人艾略特的名言“那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语言表述出的无法忍受的挣扎”。当朱铭用手撕开原木,用斧劈开,或用手弯曲,卷绕细钢板时,他正陷入一场英雄式的和其难以驯服的材料之间的对抗。在朱铭完成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这种争斗的痕迹我们的确感同身受。在一种难以名状的情况下,我们参与了朱铭的挣扎,并成为当中的一员。在他的太极系列中,这种矛盾表现得非常明显。两个人的对决中,不管是出招或退让都有着一种戏剧化的关系好似有一股无形的电流在他们中间。很自然的,他们逐渐融入了拱门里,以更为明显的造型来表达这种太极的力量。
——迈克尔 · 苏利文 Michael Sullivan
英国汉学家
人间系列-芭蕾 Living World Series-Ballet
57.9x65x43.5cm
不锈钢 Stainless steel
2014
人间系列-芭蕾 Living World Series-Ballet
57.9x65x43.5cm
不锈钢 Stainless steel
2014
人间系列-芭蕾 Living World Series-Ballet
左:54.7x28.3x90.4cm
右:33.3x27.6x82.7cm
不锈钢 Stainless steel
2013 ;2012
朱铭,本名朱川泰,1938年生于中国台湾苗栗县,15岁师从李金川。30岁拜入杨英风(1926~1997)门下。1976年在台北历史博物馆举办首次个展,初试啼声即造成轰动,被视为1970年代台湾地区乡土运动的象征,奠定他在台湾地区雕塑界的地位。不断超越自我的朱铭,开创出脍炙人口的《太极》系列,而后只身前往美国纽约发展,确立了《人间》系列的创作方向。1981年在纽约汉查森艺廊(Max Hutchinson Gallery)举办个展,1984年朱铭个展扩及于东南亚。1991年正式进军欧洲艺坛,并于英国伦敦南岸艺术中心展出《太极》系列雕塑、法国敦刻尔克现代美术馆展出《人间》系列。朱铭在欧洲的发展以《太极》系列和《人间》系列齐头并进,1997年成为华人世界第一位在法国巴黎旺多姆广场举办展览的艺术家,而后其作品在德国柏林、比利时布鲁塞尔、卢森堡都有重要展出。2006年及2010年两度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2014年在香港艺术馆举办“刻画人间——朱铭雕塑大展”。于亚洲艺术中心(台北)举办三次个展,包括 2022 年”人间“、2023年“太极拱门”及 2024年“白彩人间”。
获奖:“第十六届华人领袖远见高峰会终身成就奖,2018”、“第六届香港亚洲艺术创变者大奖,2018”、“第二届蔡万才台湾贡献奖,2017”、“第一届新北文化贡献奖,2017”、“第十八届福冈亚洲文化奖—艺术・文化奖,2007”、“日本岐阜县第二回円空大赏,2002”、“第十四届东京创新大赏海外赏,2000”、“香港霍英东基金会霍英东奖,1998”、“国家文艺基金管理委员会国家文艺奖,1976”、“第十四届十大杰出青年奖,1976”、“台湾省第二十二届全省美术展览会雕塑部第三名,1967”、“台湾省第二十一届全省美术展览会雕塑部优选奖,1966”。
公共收藏:阿什莫林艺术与考古博物馆(英国)、中国美术馆(北京)、何香凝美术馆(深圳)、新加坡国家博物馆(新加坡)、箱根雕刻之森美术馆(日本)、台北市立美术馆(台北)、高雄市立美术馆(高雄)、香港文化中心(香港)、香港艺术馆(香港)、剑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英国)、堪萨斯大学(美国)、国家军事学院(新加坡)、中央研究院(台北)、台湾大学(台北)、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汕头大学(汕头)、奥林匹克总会(瑞士)、联合国(美国)、海老名市政府(日本)、卢森堡中央银行(卢森堡)、中国银行大楼(香港)、交易广场(香港)、奥林匹克雕刻公园(韩国)、静安雕塑公园(上海)、芝加哥朗廷酒店(美国)、和美集团总部(新加坡)、荣民总医院(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