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龙美术馆十周年特展

龙美术馆(西岸馆)

活动时间:2023-11-08 至 2024-04-21

活动地址:上海徐汇区龙腾大道3398号

2023年11月8日至2024年4月21日,由龙美术馆馆长王薇策划的“肖像——龙美术馆十周年特展”将对公众开放,展期持续5个半月,跨元旦、春节等节假日。

自2022年10月起,龙美术馆陆续呈现了开馆十周年特展——“存在于世”“多重景观”“缓步徐行”等,获得广泛认可。“肖像”作为第四场重要的现当代艺术大展,精选了约300件中国及全球艺术家创作的人物肖像题材作品呈现给公众,涵盖19世纪末至今130余年200多位艺术家的创作,以“肖像”为切入点,观众能看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流派肖像艺术的表现形式、内涵的差异及演变。

“肖像”作为一个重要且庞大的创作题材,既有对个体的描绘,也有对群体的刻画;既有展现高超写实技艺的作品,也有展现时代潮流中人物内心世界的创作。肖像不仅仅是对特定个体的面容相貌的复制性描摹,也是对特定人的身份的概括总结, 通过不同时代艺术家的观察和技法加以呈现,艺术家的观看方式和表现形式,对每一幅“肖像”作品都起到了直接且深刻的影响。

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存在于每一幅肖像作品之中。因此,基于肖像作品中存在的“关系”,本次展览不以艺术史为线索,而是在时间线索的基础上以不同时代和地域的对比予以展示,如同一位艺术家在不同时代的肖像创作,以及同时代或跨时代不同艺术家的肖像创作,以期让观众通过对“肖像”的凝视,体会到肖像这一题材创作的丰富性。

保罗·高更(法国,1848-1903)

《戴花的年轻人》

1891年

布面油彩

45.4×33.5 厘米

方君璧(中国,1898-1986)

《桃衣少女》

1926年

布面油彩

114×79 厘米

藤田嗣治(法籍日裔,1886-1968)

《贵妇》

1932年

纸本 水粉 铅笔

62.9×48.4 厘米

常书鸿(中国,1904-1994)

《姐妹俩》

1936年

布面油彩

164×130 厘米

关紫兰(中国,1903-1985)

《少女》

1930年代

布面油彩

76.5×63 厘米

法兰西斯·毕卡比亚(法国,1879-1953)

《无题》

约1940至1942年

纸板油彩

105.6×76 厘米

常玉(中国,1901-1966)

《红衣女子》

约1930-1940年代

布面油彩

74×50 厘米

孙宗慰(中国,1912-1979)

《持烟斗的自画像》

1944年

布面油彩

63×44 厘米

潘玉良(中国,1895-1977)

《月夜琴声》

约1950年代

布面油彩

73×54.5 厘米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瑞士,1901-1966)

《两屋间的雕像》

1950年创作 该版为1952年铸造

带深棕色铜锈青铜 玻璃

29.5×53.3×9.4 厘米

版数6/6

靳尚谊(中国,1934年生)

《夏季牧场》

1981年

布面油彩

76×54.8 厘米

何多苓(中国,1948年生)、艾轩(中国,1947年生)

《第三代人》

1984年

布面油彩

180×190 厘米

何多苓(中国,1948年生)

《乌鸦是美丽的》

1988年

布面油彩

89.9×70 厘米

草间弥生(日本,1929年生)

《少女》

1989年

布面丙烯

53×45.5 厘米

陈逸飞(中国,1946-2005)

《吹单簧管的女孩》

1990年

布面油彩

81×66.3 厘米

毛焰(中国,1968年生)

《伫立的青年》

1993年

布面油彩

200×140 厘米

王沂东(中国,1955年生)

《沂蒙娃》

1994年

布面油彩

80.1×99.8 厘米

艾轩(中国,1947年生)

《小英子》

1996年

布面油彩

90×90 厘米

刘野(中国,1964年生)

《男孩与鱼 No.1》

1996年

布面丙烯与油彩

24×24 厘米

伊丽莎白·佩顿(美国,1965年生)

《特吕福》

2005年

亚麻布面油彩

101.6×76.5 厘米

创意推荐
大战熊猫怪(原始)
¥ 9
甲马非遗版画
¥ 28
非遗版画「疯魔祖师」
¥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