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勒画廊和光社影像中心荣幸地宣布我们将合作推出艺术家蔡东东(1978年生)的最新个展“脱靶”,展览将于北京光社影像中心举办。“基于现成照片的再创作”一直以来都是蔡东东的主要手法,他从视觉文化的角度把“摄影”带入了图像史或制图史的问题场域,讨论有关呈现的呈现、有关观看的权力等问题。本次展览将选取蔡东东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摄影和装置作品。在他的创作中,宏大的历史降维到个体的视角之中,故事的走向在举重若轻的破坏中被悄然改道,图像的意图在灵光乍现的错位中被有机重组,但令人会心的并不只是其作品中的机巧与幽默,更是其传递出的与几代人鲜活的生命史共振交融的感动。
展览入口处的作品《垂柳》(2022,手工银盐照片,水彩,47 x 50 cm(带框),6 版 + 2 AP,2/6版)巧妙地揭开了本次展览标题“脱靶”的序幕。在经年累月的照片实验中,蔡东东始终在践行一种“脱靶”的练习,一次次带领尘封的历史图像逃脱既定的指向关系,从封闭的叙事情节中解放自我,重新激发被折叠和压抑的潜能。
蔡东东,《脱靶》,2016,6/6,手工银盐照片,箭,54 x 54 x 80 cm,6 版 + 2 AP
Cai Dongdong, Miss the Target, 2016, 6/6, silver gelatin print, arrow, 54 x 54 x 80 cm, edition of 6 + 2 AP
展览中的照片一部分来自他曾经拍过的照片,更多地淘自旧货市场,他从那里搜集到各种各样的旧照片和底片,将它们带回暗房重新洗印。通过对照片的各种破坏和解构以及再造,双手劳作在作品上留下了痕迹,也一并带入了人的温度与态度。
一层展览空间围绕着观看的主体与关系徐徐展开,镜面和照相机镜头的植入不仅是视觉的表层介入,更颠覆了单向的观看运动。展厅中的作品有的从顶部悬挂下来,有的被径直搁置于墙角,或随意倚靠于墙面。高低错落的展陈让原本严肃的对于历史的观看与回溯变得更具有趣味性。这些经由游戏的方式被进行慎重又巧妙的编排的照片或荒诞、或谐趣,但这些微妙的视觉元素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地击中观者,并启发人们去反思,去质疑。
蔡东东,《眼睛》,2020,5/5,手工银盐照片,摄影镜头,2x 22.8 x 29.2 cm,5 版 + 2 AP
Cai Dongdong, Eyes, 2020, 5/5, silver gelatin print, photographic lens, 2x 22.8 x 29.2 cm, edition of 5 + 2 AP
相比于一层展厅包罗万象的开放姿态,二楼展厅则显得更为安静与内敛。大型沉浸式摄影装置作品《一百年》(2020,银盐照片,铝门框,亚克力盒子,3x 210 x 150 x 65 cm)中的三道门上的门帘按年代划分,每帘悬挂着780张中国人的一寸肖像照,观众可以穿 过这三道门,来体验1910至2010年以来中国寻常百姓生活面貌的百年变迁。这是蔡东东从飘渺的照片海洋中打捞并用图像串连出的历史,并非官方叙事。无数个来自民间的、无名拍摄者的个体叙事组成了一幅真实、朴素的生活图景。装置作品《两道门》(2018,投影仪,木门,布帘,320 x 280 x 200 cm,3 版)则是关于两个时期、两种意识形态下女性的相貌变化。蔡东东从20万张相关照片中遴选出100张年龄相仿、五官相仿的肖像照,分别投影在现场《两道门》悬挂着的两个布帘上。第一道门是1910–1950年的中国女性照片,第二道门是1950–1980年中国女性的肖像,同时播放对比。不同年代的生动、质朴的生命史在此相遇,照片也因而得以异化为绘画、雕塑、装置,甚至一处剧场空间。
蔡东东,《一百年》,2020,银盐照片,铝门框,亚克力盒子,3x 210 x 150 x 65 cm
Cai Dongdong, A Hundred Years, 2020, silver gelatin print, aluminum door, acrylic, 3x 210 x 150 x 65 cm
蔡东东的作品并未停留于对摄影本体的延展或对宏大叙事的解构,而是传达了更为深刻的个体生存论与时代动势之间的辩证思考。即此,“脱靶”并非目的,而是人们重访历史和自身的媒介与通道。
蔡东东1978年出生于甘肃天水,2002年就学于北京电影学院,他以摄影、装置、视频作为主要创作媒介,瞄准摄影背后复杂的文化问题。目前生活、工作于北京/柏林。他曾获得意大利特尔纳当代艺术奖一等奖,2018年《纽约时报》报道展露摄影创作新方向的8位艺术家之一。2015中国当代摄影新TOP20。2021年出版摄影书《生活史》,2022年出版摄影书《左右》。他曾参加不同美术馆以及艺术机构的展览,其中包括:德国哥斯拉尔美术馆(2021,哥斯拉尔);德国国家摄影博物馆(2017,柏林);瑞士pully美术馆(2017,瑞士);泰康空间(2016,北京);德国波茨坦艺术空间(2016,柏林);民生美术馆(2016,上海);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2015,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015,北京);越后妻有三年展(2015,日本新泻);德国弗柯望博物馆(2015,德国埃森);佩斯北京空间(2014,北京);何香凝美术馆(2014,深圳);欧洲时报文化中心(2014,维也纳);俄亥俄州立大学艺术中心(2014,美国);中国美术馆(2011,北京);UNIDEE基金会(2011,意大利都灵);广东美术馆(2005,广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