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熊画廊(上海)欣然的宣布,将于2023年5月13日举办日本艺术家栗原十五个展“翠微与沧渊”,展览将呈现艺术家20余幅全新力作。艺术家栗原十五用他独特的绘画技巧来表现他精炼的艺术风格,擅用“金箔与墨”,这些绘画材料在他的妙笔下熠熠生辉,从而表现出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期待您的莅临!
圆,79×79cm,混合材料,2022
艺术特质魅力的迸发和输出,不仅在于艺术家赋予其中的情感、精神以及叙事情状的表达,亦包含着个体内心与之至诚对流后,所生发出的内在的语言品格和基调。栗原十五的艺术创作的独特性,反映在他将艺术沉浸于自我找寻或是重新构建的一种理想化的自然环境中。《诞生之歌》中那些具体或是带有抽象符号的元素,构成了一个全新的“形与型”交替编织的能量场域,“形”的饱满度、“型”的内质张力和“色泽”的亮点光斑,静谧温润,且充满诗意之境。
诞生之歌,109×79cm,混合材料,2022
独角仙静止的时间,35×75cm,混合材料,2022
从图像学的角度来看,栗原十五还原了自然生态下物象固有的面貌气质,被“规训”、“扭曲”,呈现出精巧而又充满生命性的物质形态。状如展览主题“翠微与沧渊”一般,翠微亦指山,沧渊指向海:山和海既是具象物的化身,同时又是虚拟化现实后挟裹着社会景观的语境标本。由整体到局部间的取舍和分割,显现出一股来自自然馈赠的珍贵礼物。色域铺陈之下的黑色、白色,当它出现分流,以及在形色交接的开合之处,流淌着数个密布而细微的能量子体,在其周边依列秩序分布,并被山海无尽的包裹和相拥…
Sousokufuri 相即不离,79×218cm,金箔综合材料,2022
Nurse Log,79×104cm,金箔综合材料,2022
中国文字语系中,圆代表着循环往复,它象征着生命轮回。正所谓万法自然,也喻示着自然界中隐隐运行的法则,圆满且和谐。同样,在栗原十五创作的《圆》中,我们能感受到万物生长结合在一起的造型语态,红色和黑色混合后形成的模糊边界,彼此相互映照,继而达到生命的平衡和永恒性。
圆,109×79cm,混合材料,2022
圆,109×79cm,混合材料,2022
山海之间,鸟蝉环绕;树木之上,绿意微现。《Time and space》让我们看到了一幕来自艺术家对自然之物的炽热情愫,盎然其实的微观青苔,沿着枯木的生长姿态,一直伸向远方,虚实相生的结构形象,富含节奏韵律感和浪漫意境。此时可影射的便是《相即不离》,从上至下的物像贯穿,在金箔背景下,愈显生命的光辉和勃勃生机。形与型的衔接之处,沉浸在里面的彩色圆球,像划破黑夜天际时闪现的耀变生灵,璀璨而夺目耀眼。符号和对象在现时的关系中变得更加具体,有效生动地再现了栗原十五对自我在全球化语境下的今天,作为个体,与这个时代共处之的适时位置。
息息相关,79×30cm,金箔银箔综合材料,2022
Time and Space,109×40cm,金箔银箔综合材料,2022
《性质超越形态-系列2》探讨了对物的存在性思考,物的叙事性变成了灵化叙事和物化叙事,这里出现的一切形象都是在变易中形成。而时间本身就像流水一般,不断流动……如同毕达哥拉斯所说的:“一切事物” 不仅具有作为物质的躯体,而且还具有作为精神的灵魂。即灵魂从一个躯体转移到另一个躯体中:“灵魂一旦离开躯体,又有新的躯体接纳它,它又在新的躯体中继续存在”。面对栗原十五的“翠微与沧渊”,或许我们向往着“心有山海,静而无边;心若冰清,波澜不惊”的理想境地,它们在未来也将继续生长,亦在我们生活的时代下绽放光芒。
性质超越形态-系列2,31×33.5cm,混合材料,2022
栗原十五 Kurihara Jugo
1977年10月15日出生于日本东京
1997年 毕业于东洋艺术设计学院
重要展览经历(节选)
2019 马德里艺术展
2019 艺术西湖 第二季国际艺术博览会 杭州
2019 有趣灵魂 北极熊画廊 北京
2019 对话 日本现代艺术四人联展 北极熊画廊 上海
2018 艺术马德里
2018 伦敦艺术展
2017 巴塞罗那艺术展
2017 没有谎言的绘画 北极熊画廊 上海
2016 巴塞罗那艺术展
2015 印度新德里当代艺术展
2014 艺术利马在秘鲁
2014 巴塞罗那艺术展
2013 巴塞罗那艺术展
2008 上海个展(Sun Art Gallery)
惠书文 Hui Shuwen
上海YOUNG美术馆馆长
现任上海YOUNG美术馆馆长。艺术史论研究者,当代艺术评论人,策展人。CONUTER-FEIT当代艺术双年展品牌创办人,猎质当代艺术展总策展人。Rainbow box project发起人,An Art Space策展人。主要从事中国当代艺术史论研究与写作、当代艺术批评实践、展览策划及独立艺术空间的创建与运营等工作。目前已策划与合作艺术项目200多场,其中艺术家个展50余场。
主要讲座与艺术项目包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惠书文:猎质行动——策展实践与思考);鲁迅美术学院(惠书文:策展年记——关于艺术家的成长与自我塑造);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学术讲座(惠书文:行动中的猎质——策展实践与思考);吉利学院艺术学院·学术讲座(惠书文:策展人的一剂良药);中国当代艺术权力资本与市场·学术论坛(论坛主持:惠书文);《我们如何面对今天的艺术?》艺术项目总策划;中国商丘抽象国际邀请展联合策展人,首届夜郎谷现场艺术周学术观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