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展览中, Corina Benalcázar 展示了她在创作中所激活的多重艺术实践。这是一种广泛而多样的创作结构。每件作品的创作时间都是独特的、具体的, 因此形成了一种多 样化的方法体系,用于构思、建构与发展艺术作品。
比如说,她的绘画作品并不仅仅是技艺的体现或技巧的运用,而是一个延续性的创作过 程的结晶。Corina 自己搭建拍摄场景,布置布景、挑选道具、编辑图像,甚至亲自担任 模特。这些绘画更像是电影片段,是观众无法完整进入的叙事情境的一部分。因此,它们既具有挑战性,也激发我们动用想象力:我们必须调动自身的诠释体系与想象力,在已有的视觉线索中寻找意义。
文字在她的作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是可见的文字,更包括她为每件作品所取的标题。这些文字构成了作品的一种语义层,赋予其多重可能的诠释路径。它们丰富并复杂化了图像本身,使观众在面对图像与物件时,同时要与其所附加的神秘文字进行对话。它们像舞台背后的声音,像未被书写的叙事线索,像一种文学的潜台词。这种文字甚至有能力转化作品本身——比如那个鞋盒中的艺术品,其定义来源于写在盒子上的语句。
在一件以头发为材料的作品中,Corina 营造出一种仿佛刚刚被遗弃的场景,仿佛作者刚刚写完信离开。元素的摆放方式引导观众窥视一个私密的空间,而信件的内容更加强化了这种亲密感。
她的视频作品则捕捉了一种「暂停」的状态,两种看似不兼容的世界的重合: 一个是冥想 的、内在的、沉静的状态;另一个是城市的喧嚣、速度与狂乱。这是一种不协调空间的拼贴。
她的灯光装置作品体现了极大的耐心——人们可以想象她和朋友们如何用木工胶提取身体的印记,这些印记附着在一个具体的物体上,构成对“异乡人”状态的诗意表达,也是 对熟悉事物疏离感的回应。
作品 Pixel Sunset 是一个红色的迷你日落,由陶瓷模块、霓虹灯和音频构成。它呈现出一个模糊不清的物体,一个被压缩的日落,似乎渴望再次扩张。
Corina 慢慢地、充满爱地建构这些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它们不断发生变化。她保持开放的姿态,欢迎即兴、偶然、错误与不可预见之物的介入与转化。
文|策展人:César Portilla
白琳娜 Corina Benalcázar
1996年生于厄瓜多尔基多,是现居上海的视觉艺术家与研究者。她通过绘画、影像与写作探索记忆与图像的关系。毕业于厄瓜多尔中央大学,目前在华东师范大学设计系攻读硕士学位。
这是她在中国的首次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