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米空间荣幸宣布,将于2025年7月1日至7月31日,展出著名艺术家季平今年全新创作的水墨作品。这也是两年之后,厘米空间与季平老师的第二次个展合作。期待与大家见面!
平园入“境”
文 / 柴文波
当季平老师将新作园林系列一一发来,我停留在图片画面中久久不愿离去。当代人总谈起一个词汇“治愈”,媒体宣传和大众选择都偏向于在生活中参与一些“治愈系”的禅修、“小清新”的艺术市集等活动,抚慰这个时代人的情绪。当我走进季平老师的园林系列作品中时,仿佛走进了静谧之境,感受到气息穿过山海,那一丝丝清凉浸人心怀,就坐着长久地看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清洁,无焦无燥,沁人心脾!
艺术作品若体现了“人文关怀”,那必然是艺术家在内心关注到并提供了情绪价值,作品的体现、观众的看到,对应的就是艺术家的思考。在某种程度上季平老师是这片清净园林的向导,引导你入园后,艺术家离场。你会随着中国写意画中艺术家认为最重要的“气”穿行于园中,“气韵生动”在此形成,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最早出自南朝谢赫的《画品》,作为 “六法” 之首,它既指艺术作品中生命律动的呈现,也蕴含着宇宙万物的内在精神。它是画眼,是生机,是漂浮于画面的巧妙留白,也会悬置于画外,松弛于人心,季平老师将“气韵之法”运用自然,并直指人心,通往精神。
园林的形态、角度、气息、文化、根基、空间、格局、方位、走向等,都体现了艺术家移笔异景的思考,笔到之处张弛有度;景物、树木、山石构成了整体园林的综合审美,此时艺术家在建造自己心中的园林,是自我精神在园林中的澄明映照。我认为“静”就是艺术家造“境”时观照到了内心的澄澈,而这种“境”有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的怡然自得,此境惟世外方有,移步异景也“异境”,同样也是中国画“意境”的当代表达。我深知我所看到的还很少,眼界尚未能够触及到季平老师作品思考的全部,但仅凭此境,已令我豁然开朗,无所忧虑!
随后老师又发来了近期极具实验性的作品,那种深沉近乎极致的“静”依然持续在书写。他以深厚传统的写意功底结合当代具有符号性特征的语言表达当代精神,又在传统山水的根脉中生成了当代新的形式,你会忽略形式的美感,被画面吸引入境。他善于在画面中“造境”,这是艺术家质朴的修养,不浮夸张扬,是文化底蕴的新拓展,是美的高度表达,是“入境”的精神洗礼。
感谢季平老师,感谢厘米空间,感谢每一个站在这里观看的人,相信你们如我一样,临境入定,观照内心,无焦无虑,天高海阔!
◎《心园系列一》
140cm×35cm 纸本设色 2025年
◎ 《心园系列二》
140cm×35cm 纸本设色 2025年
◎《乐园系列一》
38cm×27cm 纸本设色 2025年
◎《乐园系列二》
51cm×35cm 纸本设色 2025年
◎ 《水映幻园-观园-梨园韵》
35cm×40cm×3 纸本设色 2025年
◎ 《方外篇》系列
35cm×35cm/单幅 纸本设色 2025年
更多作品请来现场观赏。
季 平
1956年生于上海
上海中国画院画师、现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水墨缘工作室副主任、水墨缘画刊副主编
柴文波
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参加国家艺术基金-策展人理论培训。自由撰稿人,策展人,现居上海
杨建勇
艺术家、专栏作家、策展人、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评论家协会会员、胡润艺术荟总监、宋庆龄儿童阅读室项目专家。出版有《午后南书房》等专著。策划主持“艺术资本论”、“见字如面”、“荷约”等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