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guī),引用于汉典,最早见于金文。又指古代测日影仪器“圭表”基底的部件,圭指在石座上平放着的尺,以测定天地之间的节气节令与时间。“圭”的存在是作为指导华夏文化汉族人民传统土地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自古农耕中原属性“中土”,本次策展主题“圭”以上下之“土”为强调和重叠“土”之文化属性。《圭土》展览主题正是艺术家宋陈对这两者文化深刻理解的理想艺术呈现。
艺术家宋陈运用圭表的所谓高表测影法中的标尺“圭”来创作《崇土之圭》系列艺术及装置作品。即垂直于土壤中直立一根柱状的杆,通过观察记录它正午时影的长短变化来确定季节节气变化。垂直于地大地的直杆即是“表”,水平置于土壤上刻有刻度以测量影长的是“圭”。
崇土系列 No.20
SoilRev Series No.20
2020
86*100cm
泥土综合材料(西藏泥土、天铁、嘎乌)
Soil Comprehensive Material
(Tibetan Soil/Thokcha/Gawu Box)
在“崇土观念艺术”作品中宋陈以“土归中央”为创作主张, “圭”象征“归”,将圭表影的长度以一年为周期标在一个圆上,圆心为圭的立点;其实圭所形成的图就是“中心”不为“零”的太极图,进行消除“零半径”的“中心点”,同时作品也阐述了“土坛城”的文化特怔。而《圭土》展览中“圭”所形成的太极图意向同时指向我们中国文化常见的二十四节气太极图。
崇土系列 No.16
SoilRev Series No.16
2020
32*58*12cm
泥土综合材料(西藏泥土)
Soil Comprehensive Material (Tibetan Soil)
“圭”,这一古老而神圣的器具,自古以来便承载着人类对天文观测与历法制定的敬畏与追求。它不仅是时间与空间的度量,更是华夏文明对自然规律的探索与尊重。而圭表的基底象征部分以两个“土”字来强调,这加深了“土”对于中国人于土地上农耕的最初文化记忆。 “土”,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底,承载着生命的繁衍与文明传承,也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基础的重要部分。尤其“土壤”在五行学说中是基础也是联接的象征。
地法生·崇土系列 No.10
Live on the Earth·SoilRev Series No.10
2020
120*120*120cm
泥土综合材料(西藏泥土)
Soil Comprehensive Material (Tibetan Soil)
宋陈此次的《圭土》展览,正是体现了“土归中央”、“中土”文化连接四方的重要属性特征。在中原音韵中,“圭”与“归”同音,这也正是宋陈对于当代回归土地文化、人类探索当下生态精神之出路,艺术家 “圭土同归”,“身土不二”,重回自然的深刻理解与“崇土观念”的艺术呈现。
一直以来土壤综合材料艺术家宋陈以“泥“ 和 ”土”为媒介,巧妙地将外部文化现象与内在心灵发展两种语境融入到自身的创作中。她向我介绍《崇土系列》之“泥土曼陀罗”时提到:“在创作崇土系列作品中,我深入人烟稀少的高原,感受那里纯净原始的土壤与简约质朴的生活。土地在人类诞生之前便已经存在,如若它没有被人类的生产生活所过度影响的最初又是怎么样的空性状态。我试图通过荒芜之原土地收集回来的这些纯净土壤,试图创作出“崇土观念艺术”中它最初原始的模样。”
泥土曼陀罗·崇土系列 No.15
Soil Mandala·SoilRev Series No.15
2020
42*42*12cm
泥土综合材料(西藏泥土、老嘎乌)
Soil Comprehensive Material (Tibetan Soil、Gawu Box)
泥土曼陀罗·崇土系列 No.18
Mud Mandala·SoilRev Series No.18
2020
72*72*15cm
泥土综合材料(西藏泥土)
Soil Comprehensive Material (Tibetan Soil)
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将泥土作为颜料,让其在画布上自由流动,形成独特的纹理与粗旷质感。在这些自由的笔触之上,她以严谨、受控的线条和初始图形进行土壤绘制,构建出一种既具有原始力量又充满现代仪式和根源性心灵特质的艺术风格。
在《土上水墨》系列作品中,宋陈更是将原始泥土与古老水墨相结合。她以土壤为画布,用东方水墨在土壤之上描绘出山水、写意花鸟、书法等材料艺术作品。艺术家或者直接“以土代墨”进行创作;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书写方式《土书》,这种书写方式虽然显得沉重笨拙,但其恰恰形成了一种质朴、拙气的原始调性,使这些特别的“泥土水墨”画面充满了生命的质地和厚实感。宋陈认为,这正是她一直追寻的黄天厚土绘画之亘古品质,也是她对当代综合材料绘画探索的独特贡献。
泥土种子字-崇土系列泥土书法 NO.20
Soil Seed Character-SoilRev Series Soil Calligraphy No.20
2020
60*130cm
泥土综合材料(西藏泥土)
Soil Comprehensive Material (Tibetan Soil)
宋陈的“借土修行”对于土壤材质规律的实验与探索中充满了挑战,而她却一直深邃沉入乐在其中探索土壤的奥秘,并与泥土的亲密接触中“格物致知”也实现了土壤灵性对于生命的治愈,在践行当代“土文化”的连接中获得深刻的生命启示,也使得艺术家在土壤中召见这个世界的答案。
泥土记忆·土壤生态纪系列 No.15
Soil Memory·Soil Ecology Series No.15
2013
45*78cm
泥土综合材料
Soil Comprehensive Material
宋陈表示,土壤具有深刻的身心疗愈功能。“大土”是一种深深沉静的存在,“小土”则暗示生命扬升的活跃,所以在创作关于泥土的当代艺术作品时,她能同时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平静与生命再生的能量。同时她相信这种力量的启示可以让人们忘记人类短暂的纷扰、当下的压力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使人们革新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现实理解,并以此重新检阅当下生命生态,从而与自然更加和谐的相处和融入,她提出了当代土能量疗愈,“土壤疗愈”是对于根性文化的理解与土壤文化探索中重获内心的平静与力量。她说:“那是一种生命穿越丰盛之后,去除华丽的安详状态,有一种大美致美的存在,——身心安处是吾土”。艺术家宋陈通过土壤这一媒介实现了艺术的疗愈性,并希望将这种土壤疗愈的力量传递给更多的人们。
文/敖海伦
崇土系列 No.17
SoilRev Series No.17
2020
150*150*15cm
泥土综合材料(西藏泥土、老天铁、老嘎乌、老擦模)
Soil Comprehensive Material
(Tibetan Soil/Thokcha/Gawu Box/Tshatsha M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