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画中的空间关系物化成色块,想象成一块块玩具积木,积木不断堆叠的目的不是创造一个类似纪念碑式的稳定结构,对我最有吸引力的地方是积木垮塌前的一刻——在稳定和不稳之间拉扯,以稳定的方式怀疑稳定本身。”
——武晨
魔金石空间荣幸地呈现艺术家武晨个展“严肃的武和活泼的晨”,该展览是艺术家在魔金石空间举办的第四次个展。
展览由杨紫策划,展出艺术家2023年以来绘画工作的思考及推进。
此次个展中的作品基于艺术家关于“力”的思考,这里的“力”指向绘画给观众造成的心理印象,而非仅仅涵盖物理重力方面的考量。
在《咒语、梦想、美发店》(2023)中,一只躺卧的兔子将一只西瓜压得变形,它的翘臀又轻巧地顶起三块。最上方的西瓜上用维语写着“梦想理发店”。飘逸的字体在画面上方悠闲掠过,像是在嘲笑绘画下方物体间的紧张关系。《互相矛盾的三种情绪》(2023)中,刻着苍蝇的金属块裂开,逼仄地挤压在画面边界内,缝隙间填满彩色石子。《危险关系》(2023)中,画面的承重结构被进一步地暴露。左下角的黑色方块一直延伸到右上角的蓝色球体,斜穿过布满龟裂质地的白色区域。这些绘画中,武晨对观众的心理挑逗达到了极限:逼近的惊心动魄以及幻想物体倒塌的爽快,将观看体验的时间感拉长。武晨说:“我把画中的空间关系物化成色块,想象成一块块玩具积木,积木不断堆叠的目的不是创造一个类似纪念碑式的稳定结构,对我最有吸引力的地方是积木垮塌前的一刻——在稳定和不稳之间拉扯,以稳定的方式怀疑稳定本身。”
艺术家在引动并描绘精神之力的同时,赋予其破损的秩序性,让画面逻辑坚实,显得可信。他尽量将创作转向的过程限制在自我生长的框架内,让现在的自己与过去的自己发起战斗。他狡黠地回避在当今中国现场,布上绘画针对的同质化问题:即如何处理种种文化遗产脉络的嫁接。他偶尔从这些脉络中顺便牵走一两只羊,讲述一个故事,并警惕地维护自己的独立和主动权。
像早期作品《武和晨的肖像》名称中预示的,武晨是分裂的,也是孤独的,有时活泼,有时严肃,有脉络诸等借鉴,没有诸等脉络可依靠。
武晨,1983年出生于河南郑州,现工作生活于成都与北京。艺术家习惯使用丙烯颜料,保留笔触的粗糙感,通过混搭与挪用使画面呈现轻松的状态。 他的作品将美术史中的各个艺术家肖像、图鉴、图例幼稚化,扭曲和重组,经过艺术家内心的感受,从这些经典的图示中吸取新的信息经整合后再创作并努力找寻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主要个展有:三月三十二日,乔空间,上海,中国(2023);所以,孤独的上帝就只能当上帝的孤儿,魔金石空间,北京,中国(2020);Positions单元,巴塞尔艺术展迈阿密展会,迈阿密,美国(2019);坏人也能上天堂,魔金石空间,北京,中国(2017);马蒂斯裙摆,魔金石空间,北京,中国(2014)。
主要群展有:年年:动物的能与术,德基美术馆,南京,中国(2023);动物园对面的游乐场,云美术馆,深圳,中国(2023);飞去来器——OCAT双年展·2021,OCAT深圳 ,深圳,中国(2021);2020——松美术馆邀请展,松美术馆,北京,中国(2020);游·历——华宇青年奖2016 年度入围艺术家群展,三亚艺术季,三亚,中国(2016);第一届道滘新艺术节,XI 当代艺术中心,广东,中国(2016);第六届成都双年展,成都国际会展中心,成都,中国(2013);旋转木马,北京时代美术馆,北京,中国(2011);第三届特尔纳当代艺术奖,罗马,意大利(2010); M50 创意新锐展,M50 创意园,上海,中国(2009);“囧——表达与姿态”第三届上海多伦青年美术展,上海多伦美术馆,上海,中国(2008);“青年中国奖”当代艺术展,海德堡大学美术馆,海德堡,德国(2008)等。
杨紫,独立策展人,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他于2020年获选为首届“希克中国艺术研究资助计划”研究学人,并担任画廊周北京评委;2019、2021年担任年度华宇青年奖初选评委;2017年入围Hyundai Blue Prize年度艺术大奖;2022年作为访问学者任教于上海科技大学创意与艺术学院。
杨紫具有近十年的艺术评论写作及策展经验,2011年任《艺术界LEAP》杂志编辑,并长期为《艺术界LEAP》、《艺术论坛》中文网和《艺术新闻中文版》等杂志撰写文章。杨紫还曾任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策展人及公共项目总监,策划多场展览及公共项目活动,包括参与策划了“例外状态:中国境况与艺术考察2017”、“Pity Party”、“敢当:当代神石注疏”、“韶华”、“装饰”、“贮藏(2022)”、“恐怖谷:肉身”等群展,以及诸多艺术家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