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在全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传递和凝聚美的阵地,陆俨少艺术院积极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精神,不断致力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典藏研究能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围绕“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不断创造新业绩、交出新答卷”的工作精神,积极传承嘉定作为江南历史文化名城的教化之风,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和人文魅力,持续凝聚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序 言
一年一回的“会心”展已经七年了。如果说画家的一生每七年是个重要节点,那么,人到中年的七年,无疑是画风的初始转折点:向前,抑或往后?
这七年,由于我每次都参与布展,因此,一到年末便有了期许。当作品上墙瞬间,即能感受到同道的用心以及与以往作品的微妙差別。差別不在笔墨,在于境界,在于心手与画面之间的距离,以及画里画外的意蕴。会心之时,往往忘了偌大的展厅空间,拖把椅子,面朝山色、花事,近距离与风月对话。风月年年有,经历不同,情色也不同。有些起了温润,有些多了幽邃,有些看似无关风月,卻暗生情愫。九位同道风格各异,卻统一在传统文人画的底色之中,一些作品向前迈了一步——更有现代气息;一些作品往后退了半步——更多传统精神,进退之间便有了突破。突破需要文化的积累,支撑中国画意蕴的內核有时比天还大,读书是走向中国画至高境界的天梯。
有了“天梯”还需要历练。
这七年,我们经历了许多,以花为喻就是一生。如有花祭,最终也化为情志祭在了作品中。中国画从来不是激情表演,只有当笔墨触碰纸的瞬间,情志总会不经意地流露;而微妙的情志常常体现在线条之中。通过抑扬顿挫的节奏,融入山水、花鸟、草虫、点景人物,将虛无空间点亮或遮蔽。节奏起伏了情色,笔墨洇化了天地。从第一回到第七回,山还是那个山,花还是那个花。由于感受不同,认知的深入, 遮蔽的或许是以前曾点亮的,而点亮的恰恰是以前被遮蔽的。再看山,山更澄澈清明;再见花,花有了灵性。七年来,过往像潮汐般来来回回冲刷着画面,裸露出画家的心性,开启了个人绘画史。七年的历练只为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有自己的风景。沒有人在乎你的执着,只有你自己和“会心”的同道。
在人前我们常笑说画画就是玩,转过身去,废纸三千上都是汗。坚守传统注定是寂寞的,而寂寞只是绘画之道。 七年的“会心”并不是为了宣示什么,也不是因为满天的创新而伪传统,传统本身就是承前启后的累积,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有新的传统。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画最后只剩笔墨了。其实,艺术即人生。中国笔墨书写的就是抽象的人生,中国画的至高境界也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至于传统笔墨是否还有生命力,是否还有审美价值,是否还能书写当代艺术精神? 我想,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任何艺术都有自我更新的机制。
七年的“会心”会不会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传统?七年后的“会心”会不会又是另一种风景?
庄艺岭
庄艺岭
1956 年2 月生于上海。曾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美术丛刊》《艺苑掇英》《朵云》编辑。师从著名画家龚继先先生。现为职业画家。
庒艺岭《观鱼》60×60cm
庒艺岭《花阴》60×60cm
朱敏
1956 年2 月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新昌。先后毕业于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上海中国画院首届高研班。现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朱敏《峰横紫烟》34×137cm
朱敏《秋山隐居图》34×137cm
余欣
1959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慈溪,号见山道人、本欣居士。1978 年师从江宏先生学习中国山水画。1984年入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系进修山水画,2002——2005年入上海中国画院高研班。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书画院签约画师。
余欣《地僻林深无过客》70×45cm
余欣《君心尚棲隐》35×105cm
陈翔
1963年出生于上海。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馆长、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
陈翔《层林尽染》143×37cm
陈翔《银装素裹》143×37cm
邵琦
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 渠宜书院院长。曾任上海书画出版社《中国绘画研究季刊·朵云》编辑部主任,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
著有《书屋小记》《中国画文脈》《晚明以来中国画的语境与语义》《托古改制》《胸中逸气》《入缵大统》《浣却铅华》等;画集《只在此山中》《上海书画名家精选·邵琦》等;主编《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史略》《二十世纪中国画讨论集》等; 合著《造物设计史略》《松江画派》《徐黄体异》《中国画心性论》等。山水画作品收藏于上海世界会客厅等。与上海电视台《今晚·我们看画》栏目合作《古代大画家》专题片二十余集。
邵琦《钱考功适宜》97×46cm
邵琦《对此一清旷》144×38cm
陈睿韬
1966 年生于上海。供职于上海书画院展览部管理七级、专职画师,兼任海上印社常务副秘书长(驻社)、海上印社艺术中心主任。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肖像印研究会副会长、政协上海市普陀区十四、十五届委员、普陀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普陀区美术馆理事会理事。
陈睿韬《寒翠》92×43cm
陈睿韬《秋韵》92×43cm
朱忠民
又名大羊。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浦东新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青年书法家协会顾问、上海市政协书画院画师、民建中央画院画师、上海书画院画师、上海中国陶瓷艺术家协会理事、上海金融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南山画院院长。
朱忠民《湖山清晓》178×60cm
朱忠民《群峰雪霁》130×34cm
王曦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市新艺联常务理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诗书画研究会理事、民革中央画院理事、上海市书协行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民革香山画院副院长,上海书画院画师、周慧珺艺术研究院教师
王曦《落花惊鱼》65×65cm
王曦《秋阳丹冠》120×65cm
张恒烟
1982年生,青岛莱西人,字定之。2002 年就读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2006 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进入上海书画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2012年获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硕士学位。现为上海书画出版社副编审、上海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海上印社社员、上海书画院特聘画师。
张恒烟《落泉千仞》136×34cm
张恒烟《松泉茅屋 》136×34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