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适值关紫兰诞辰120周年,为纪念她的艺术成就和对中国美术事业做出的贡献,朱屺瞻艺术馆将于2023年11月4日至12月5日举办“纯全与美妙—关紫兰艺术文献展”。
本次特展是关紫兰继1930年个人展览,跨越近百年后,在国内首次以研究和展览的方式,对关紫兰进行梳理与呈现的较为全面的个人艺术文献展。在关紫兰诞辰120周年之际,展览试图重启人们对这位中国第一代油画艺术家的认知,重估其艺术的价值,及其于当下的意义。展览依据现代策展理念,将关紫兰的珍贵绘画原作、罕见的文献史料与稀缺的照片影像,以及围绕在关紫兰周围的艺术师友们的画作和资料等相关研究,以综合视觉的方式进行整体呈现,并历史性地汇聚与重现。
关紫兰(1903-1985),出生于上海,祖籍广东南海。中国第一代油画艺术家,中国近现代美术重要的实践者和传播者,亦是民国时期首屈一指的女性画家。关紫兰早年就读于上海神州女子学校,1927年毕业于中华艺术大学西洋画科,同年留学东京文化学院,作为中国较早留学海外的西洋画家,关紫兰的绘画以色彩大胆表现为主,是中国较早接受后印象派影响的艺术家,也是中国早期具有较为纯正野兽派绘画面貌的标志性画家之一。关紫兰用其西画学习的背景,加入自身对中国写意绘画的理解,形成融汇中西的绘画风格,为油画民族化开启了别具一格的个人面貌,在中国油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传承和发展作用。
展览将置于20世纪中国近现代美术史语境之中,以艺术风格学、文献学和视觉文化的研究方法,深入以“关紫兰”为核心的个案研究,同时以关紫兰及其友人的作品、历史文献、照片、实物等资料,构建起整个展览的书写。此外展览还将以近现代上海的视觉文化为角度,来回望关紫兰的肖像照片和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展现其摩登、富于现代审美认知的新女性形象,以期呈现一位更加丰富立体的关紫兰,在不同历史时期下的作品形象和个人形象,还原关紫兰在近现代美术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本次展览将特别呈现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正面”:从表现、新写实到现实主义,第二单元“侧面”:师友交往及艺术诸活动,第三单元“背面”:时代图像下的摩登与闺秀,对关紫兰不同面向予以重新研究和梳理,以此形成关紫兰的艺术谱系。
loookloook
PART 1
本单元主要以关紫兰的绘画本体为研究,对其艺术风格脉络进行梳理,呈现她的学艺经历和绘画语言三个不同阶段的转变,包括西画语境下的语言修辞和时代情境下的新题材书写,具体表现为从现代表现性绘画转向新写实的样式。
关紫兰《蓝色背景的男孩》,布面油画,57.7×50.8cm, 1930,宝龙美术馆藏,图片由宝龙美术馆提供
关紫兰《花样年华》,布面油画,60×50cm,1941,泰康保险集团藏,图片由泰康保险集团提供
loookloook
PART 2
本单元的研究试图从“他者”视角聚焦关紫兰,以书写关紫兰朋友圈的交往为例,观察其与诸多中日艺术家之间“亦师亦友”的艺术情谊与人文交流,通过一个侧面来观照和勾连起关紫兰的艺术和人生。
中川纪元《关紫兰女士像》,布面油画,60.5×50.5cm,1930,辰野美术馆(日本)藏,图片由辰野美术馆(日本)提供
loookloook
PART 3
本单元主要以关紫兰一生留下来的照片文献和纸媒中的形象为叙事线索。关紫兰一生留下了大量老照片,她清丽、现代摩登的女性形象,活跃在当时的各种画报杂志的封面;通过对关紫兰个体肖像的再写和多维呈现,从视觉文化的视角回望百年前摩登上海和民国时期文化时尚的某些时代背影。
王开照相馆《关紫兰肖像》,布面油画,银盐纸基,19×13.5cm,1930,广东美术馆藏,图片由广东美术馆提供
本次展览以三个单元的不同面向,展开对关紫兰的绘画作品、史料文献、照片影像等历史实物,以及画室、学校、朋友圈等相关艺术活动事迹的研究和视觉呈现,我们借此把关紫兰从历史深处重新打捞出来,重新看待关紫兰的“艺术”与“人生”,将一个被历史所“隐藏”的关紫兰进行现代性的还原。展览是对中国早期现代美术的个案式写作,是对关紫兰艺术研究和视觉呈现的历史性补白,也是重新观看关紫兰与她那个时代的契机,进而再写关紫兰的价值和意义。
此次展览是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度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展览由朱屺瞻艺术馆自主策划,马艳担任策展人。本次展览既是以关紫兰为核心的一次个案研究,也是朱屺瞻艺术馆文化在地性的书写。
展览期间将围绕关紫兰的艺术研究,举办重要学术研讨会、艺术对谈和工作坊等系列公共教育活动,呈现对关紫兰的研究成果,展开对关紫兰艺术更为深广的讨论与研究。
展览持续至2023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