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堂欣然宣布,艺术家颜石林个展《灵境之光化为肉身》将于2023年9月9日至10月25日在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hiart space呈现,将展出近两年的全新作品。展览邀请独立策展人王将担纲策划,并撰写特别评论。
颜石林 种子 2023
铝、环氧漆 57×123×53cm
近些年来,颜石林的创作一直发生着鲜明的变化,这种变化并非穷追某一目标的激进实践,而是通过细致地判断与调整,创造出更接近其理想中的雕塑形态。因此,观众可以在展览呈现的作品中清晰地识别出他在雕塑语言实验上的进退攻守。这些作品塑造了被繁茂植物萦绕的少年。少年裸身,表情静默,散发着特异的神秘感。而被指代为太阳的抽象元素,常与少年的身躯保持着切近距离。此类元素在不同作品里发生着变化,让人想起历史中的诸多太阳符号及其象征意义。从直观上看,不少雕塑造型携带着某种技术灵知的气息,引人探究这些形象来自何处。
loookloook
序/王将
灵境一词,源于30年前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将对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的汉译,本次展览正是借用此语的诗意来显化颜石林近作的创作语境和神话色彩。他于灵境中创造了少年、太阳与植物,这些形象又在我们共处的现实里化生其指称的“肉身”。因而“灵境之光化为肉身”是以一种神话式的表述,暗示颜石林近期雕塑作品的生成方式。
颜石林 被太阳照耀的身体景观4 2023
铝、环氧漆122×85×94cm
“VR内载的世界为我提供视野开阔的工作环境,并赋予我超能。在那里,我可以随心所欲地调用各种幻象,它们近似现实之物又与现实之物皆然不同。我以幻象作为材料、工具,来制作我心中的幻想,我的雕塑。虽然我依旧保留了某些过去的艺术准则来展开实验,但我摸索到的种种方法,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以往工作中积累的经验。”这段颇具神秘色彩的话语来自颜石林谈论新技术为他创作所带来的影响。
01、新技术与灵知
VR技术在新冠席卷全球之时为颜石林的创作提供了施展空间,他称虚拟环境既是他的工作室,也是他的庇护所。“疫情那几年,开展雕塑创作极为不易,准备材料、运输、加工都有很大困难。于是,我把实验的方向转到VR数字技术上。这为我的创作带来了极大的可能性。”
在国内当代艺术领域,新雕塑的版图并不算大,从事具象雕塑并能为人熟知的艺术家屈指可数,利用VR数字技术进行具象雕塑创作,在国内还是一个鲜有当代艺术家涉猎的方向。由于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出现令人信服的作品,这便使颜石林的此种实践在场中具有了引领性。近几年来,经过不断地摸索,他的技术手段已然臻于完美。于是,他便开始探究将新技术与旧方法进行混合,重塑个人化的雕塑语言。因此,其近作自然呈现出经典雕塑的质感和气质。
颜石林 被太阳照耀的身体景观4 2023
铝、环氧漆122×85×94cm
在VR空间中创作雕塑,给颜石林带来一些独特体验。跟其它数字软件相比,VR让他能够完全沉浸在虚拟环境中创作,让他感觉能够置身于自己的造物之旁,这种体验无疑提升了他的灵感和创造力。在虚拟环境里,颜石林可以实时预览作品,审查不同角度和光照条件下的作品效果,随时地进行修改和调整。他可以使用各种虚拟材料和工具而不受实际物理限制。他可以更加自由地尝试各种创意,无需担心材料的成本和限制。由于省去了等待材料准备的时间,他便能在疫情的限制之中更快地将灵感付诸实践,快速尝试和迭代不同的创作方案。
作为一位生活在数字时代的新具象雕塑家,颜石林借助VR实现了一种对于其个人而言具有革新意义的表达方式。通过虚拟空间,他将传统雕塑手法与前沿技术结合,创造出独特而富有象征意味的作品,反映了技术进步和文化融合。他也充分尝试了新的创作方法、材料和形式,从而深入推进个人的艺术实践。他实施各种创意,无需受到实际物理限制,这让他的创作触及了自身从未涉及之处。而以VR工作坊形式邀请观众互动和参与,也已在他的项目计划之中。其作品的数字形态和创作技巧,确实具备在虚拟空间中进行展演的可行性。VR作为颜石林的一种创作工具,将持续为他带来前所未有的自由度与创新性。
颜石林 无懈可击的太阳-小版 2023
青铜、金箔、环氧漆 59×101×40cm
关于此项新技术,颜石林曾在谈论创作体验时提及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以及由问题产生的价值。“在没有引力的虚拟环境中,我无法完全把握雕塑的物理平稳,因而我总是顺势而为,甚至将雕塑置于完全颠倒的状态中逐步完成。”显而易见,此种作风突破了传统雕塑创作的基本方式,必然产生某些令人倍感陌生的造型。就如他近期几件少年形象的雕塑,他们在现实空间中呈现着超出惯例的斜躺或颠倒姿态。此外,触觉的消失也是颜石林创作中必须面对的问题,由于目前VR系统无法实现触觉感知,就需要他以原先的实操经验来填充此项缺失。对于这一点,他曾谈到:“整个创作过程,一方面凭借技术的把握,另一方面需要心灵的弥补。”心灵之力,无疑是蕴藏在这些作品中的深沉能量。
02、永恒少年之像
从颜石林的职业生涯开始,少年形象就不断地以各异状态出现在他的作品中,象征着青春、希望和无限的可能性。在过去的这两年中,他希望通过少年形象传达出积极的情感和价值观,以及对未来的信念。少年,代表了人生的成长阶段,与人类成长、变化和发展的主题密切相关。而颜石林对人物造型的外貌、姿态、线条和比例有着持续而强烈的兴趣。这些审美元素在他创作的少年形象中得到了颇有趣味的表达,成为了他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颜石林近期创作的少年形象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时间的束缚,具有一种更为普遍的、永恒的美感。这当然与他试图追求超越时间的经典性有关。少年形象自然会使观众产生共鸣,其代表了人类共同的成长和体验,也契合当下这个颂扬青春、活力和希望的社会语境,少年形象映照出时代的心理与文化取向。个人的经历和情感也在颜石林创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他曾提及该题材与其少年时期的特殊回忆、情感或体验有着紧密关系,这是他的灵感源泉,驱使他一直在创作上不断精进。
颜石林 被太阳照耀的身体景观1-大版 2023
铝、金箔 192×110×82cm
与他早前表现生动姿态的的人物雕塑不同,这些少年形象都有着静默的表情。此种表情表现了少年的内省和冥想,凸显其疏离而独立的状态,不免让观众好奇少年的心灵世界。同时,静默的少年形象接纳了观者的联想,激发了人们自由地赋予这些角色不同的情感。也可以说,静默是一种开放性的表情,更容易让观者与形象产生共鸣,将自身的情感和经历投射到作品中。在每个人的记忆中,少年时代都是充满感性的人生阶段,涉及到成长、探索、迷茫、希望等复杂情感。通过静默的表情,颜石林在塑像里蕴藏了这些情感,而不必依赖形象的姿态与装扮。
值得注意的是,颜石林刻意消除了一些少年形象的性别特征。这便强调了人在少年时期的共同性和普遍性,这有关少年的自我认知和共同体验。在我看来,性别特征可能导致刻板印象和限制性的角色期望。通过模糊性别线索,颜石林能够避免将观众的理解局限在特定的性别角色上,从而创造了一个更开放、多样和包容的形象。性别的消弭使少年之像更显朦胧,更加神秘,让人能够自由地赋予角色不同的身份和含义,同时也可能引发观众对于性别认知、自我发现和身份建构的深思。
颜石林 被太阳照耀的身体景观1-大版局部
这些少年形象的身旁总是伴随着太阳和植物。太阳和植物是生命的象征,与少年时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意义上的关联。太阳指涉了光明、希望和新的开始,而植物则象征成长和生命力。这些元素一同传达了生命的循环和变化,与少年时期的自我探索和成熟过程相呼应。太阳和植物代表自然,将少年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得如此紧密,是为了表现少年与自然的深入互动和影响,喻指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太阳常被视为希望的象征,植物的生长过程也代表着希望、持久和未来。在少年之像中加入这些象征符号,无疑反映了颜石林对一个和谐完满的未来之期待。
03、多义太阳象征
有多少象征主义者,就有多少象征。对于象征主义者而言,每个象征都是独特的,每个象征主义者也有各自热衷的事物,颜石林便是其中之一。他在疫情期间创作此类雕塑。起初之时,他总会被一种忧伤的情绪所挟持,忧伤流露在无法解脱的苦闷中、不懈的追求中,以及对虚无的体验中,希望之光仿佛被乌云所隔绝。直到2022年,他终于在创作中感受到未来的曙光。那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时刻,他在VR内载的世界中创造了一个太阳,用于帮助自己辨识虚拟环境中的方位朝向。
颜石林 被太阳照耀的身体景观3-大版 2023
铝、金箔、环氧漆 140×85×126cm
自此,颜石林迷恋上了这个符号,太阳成为其近作里频繁出现的元素。在他看来,太阳是有力的、高傲的、永远自由的生灵,太阳成了他作品中最为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意象。他创造的太阳显示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引人思忖。同时,太阳又与少年、植物、岩石等意象形成了一个互为补充的、有机的意象组合,此组合完善了太阳意象的表现形式,丰富了太阳意象的象征意义。在我看来,太阳意象融入了颜石林诗人般的感受与省思,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散发着抚慰人心的奇幻光彩。
太阳符号的出现让颜石林雕塑的内涵充满积极意义,情感、理想、梦想的光辉透过太阳意象传递给观众。他曾谈到:“太阳是永恒的光源,我想借太阳符号以象征方式来塑造对理想、对生命的执迷。”可见,这些作品致敬了他心中的太阳。对他而言,太阳是他于自我之中安置的一个理想光源。太阳,在疫情软禁世界之时来到他的身边,一个光明的国度便在他的心中诞生。因为太阳的存在,理想之光催生了美,让枝干长出新叶,让鲜花化生少年。这些作品中的太阳是永恒的理想,不仅表达对于生活之爱,也激励者困于黑暗之人等待太阳的到来,理想的达成。
颜石林 一串由拳头和太阳组成的项链 2023
铝、环氧漆 184×70×56cm
太阳象征胜利,它的出现往往令人喜悦与兴奋,正如生活中尤其是困境中的胜利。人们看见太阳、追寻太阳、铭记太阳的光辉,是对胜利的渴求。颜石林的一件近作回应了这种渴求,手持“太阳项链”的少年被赋予胜利的意涵,其项链仿佛照亮世人希望的光源,让人一睹胜利的真容。太阳也象征和谐,这种和谐不仅是人与自然的交融,也是人之内心的平静与惬意,这在“被太阳照耀的身体景观”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此外,自由也是太阳的内涵之一。相对而言,能够见到太阳,意味着人未被高墙牢笼所困,未被乌云黑夜所扰。自由是对太阳最为激情、浪漫的形容,也是对颜石林近作的一种诠释。
颜石林的近作能够显示出充沛的精神力量,太阳意象在其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太阳使他的雕塑具有了浓厚的生命气息、强烈的宇宙精神以及富有弹性的情感空间。太阳本身是对生命最为贴切的形容,太阳意象的运用让他的雕塑仿佛沐浴在阳光下一般显示着生机与活力。太阳还是地球与宇宙的桥梁,透过太阳意象,虔心的体验者便能顺从艺术精神的指引,向崇高理想致敬。太阳意象还扩充了人物形像的情感空间,丰富了情感的表达形式,其不仅指代明亮绚烂的太阳,而且芬芳、美丽、动人,似乎超越了太阳本身。
颜石林,1982年生于湖南宁乡,2007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自出道以来。他一直深耕具象雕塑创作,以其塑造少年形象的作品为公众所知。他的创作从最初表现个体的心理矛盾,逐渐转为如今创造静默、神秘、充满象征意味的形象。其作品内核贯穿了人类的脆弱情感和美好愿景。他一直探索具象雕塑创作的情感力量和表现形式。近几年来,他的创作受到了科技灵知主义的启发,将VR技术与传统雕塑手法巧妙结合,其个人实践在80后具象雕塑领域具有前沿性和引领性。颜石林的近期个展包括:“灵境之光化为肉身”(2023 玉兰堂 深圳)、“永不闭园”(2020 今格空间 北京)、“WWW”(2016 玉兰堂 北京)、“一朵、两朵、三朵”(2014 龙美术馆 上海)等。
王将,是一位活跃于北京、上海的独立策展人与艺评人,先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与德国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从2016年至2023年,他已策划80余场机构展览与独立项目,梳理了众多不同代际和类型的艺术实践,其跨度从无名画会的缘起到新世代的潮流。他的理论兴趣围绕在艺术社会学、神话学与视觉文化。从2016年至2018年,他创办陌上实验空间,从2019年至2021年,他担任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的特邀策展人。他被Hi艺术杂志评选为2020年度策展人,担任2021《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的特邀编委。他是Artnet的特邀作者,其研究与写作方向涉及“中国新绘画”所呈现的诸多可能性。